<font color=red>阁</font>已启用最新域名:<font color=red>ge001</font> ,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,谢谢!
杨素出身士族,祖父杨暄,官至北魏辅国将军、谏议大夫。父亲杨敷,为北周汾州刺史。杨素“少落拓,有大志,不拘小节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时人多未知之,唯其从叔祖北魏尚书仆射杨宽深异之,每次在子孙面前提起杨素时总说:“处道当逸群绝伦,非常之器,非汝曹所逮也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 后与安定人牛弘(后任隋朝礼部、吏部尚书)同窗共读,知识渊博,在文学、书法上均有造诣,史书称其“研精不倦,多所通涉。善属文,工草隶,颇留意于风角。美须髯,有英杰之表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时北周大冢宰宇文护把持朝政,引其为中外记室,后转礼曹,加大都督。
北周天和七年(公元572年)三月,北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亲掌朝政,杨素因曾受到宇文护的重用,所以遭到株连。此时,杨素以其父杨敷死于北齐,但未受朝廷追封,便上表申诉。周武帝不理。杨素再三上表,周武帝大怒,下令杀杨素。杨素高声地说:“臣事无道天子,死其分也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周武帝闻后,对杨素刮目相看,赦其无罪,并追赠其父为大将军,谥忠壮。拜杨素为车骑大将军、仪同三司,并逐渐对其有了好感。周武帝又令杨素起草诏书,素下笔成章,文词华丽,周武帝赞扬道:“善自勉之,勿忧不富贵。”而杨素却回答说:“臣但恐富贵来逼臣,臣无心图富贵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北周建德四年(575年)七月,周武帝率军攻北齐,杨素请求率其父旧部为先锋,周武帝从之,赐以竹策,并说:“朕方欲大相驱策,故用此物赐卿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杨素随齐王宇文宪攻北齐河阴(今河南洛阳东北),因功封清河县子,邑五百户。同年授司城大夫。
北周建德五年(576年)十月,杨素再次随宇文宪攻北齐,克晋州(治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境)。宇文宪屯兵栖原,北齐帝高纬率诸军自晋阳(今山西太原)向晋州进发。宇文宪闻北齐军主力至,大惧,乘夜而逃,结果为北齐军追上,北周军多被击溃。杨素与骁将十余人尽力苦战,宇文宪方得以解围。此后,杨素更是屡立战功。北齐灭亡后,杨素加上开府,改封成安县公,邑千五百户,赐以粟帛、奴婢、杂畜。
北周建德六年(577年)十月,陈宣帝陈顼闻北周灭北齐, 杨素即乘机争夺淮北地区,遂派名将吴明彻率军北伐。吴明彻军至北周吕梁(今江苏徐州东南),击败徐州总管梁士彦,进围彭城(今江苏徐州)。北周建德七年(578年)二月,杨素随上大将军王轨前去救援,最终大破陈军,俘主将吴明彻。杨素遂治东楚州事。其弟杨慎被封为义安侯。陈将樊毅筑城于泗口,杨素将其击走之,并将所筑之城全部毁坏。
北周宣政元年(578年)六月,周武帝去世,周宣帝继位。宣帝即位后,杨素袭父爵临贞县公,并以其弟杨约为安成公。北周大象元年(579年),杨素随上柱国韦孝宽攻陈淮南(泛指今淮河以南地区),其中杨素率军攻克盱眙(今江苏盱眙东北)、钟离(今安徽凤阳东北)。
北周大象二年(580年)五月十一日,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。周静帝宇文衍年幼,左丞相杨坚专政。杨素知杨坚甚得众心,且有称帝之意,遂主动投到杨坚门下,与其深自结纳。杨坚也知杨素之才,对其也非常器重,不久便以杨素为汴州刺史。
杨素在上任途中行至洛阳时,方知相州(治邺城)总管尉迟迥等举兵反杨坚。尉迟迥原为北周文帝宇文恭的外甥,位望素重,杨坚恐其有异图,遂以会葬宣帝为名,诏使其子尉迟敦召尉迟迥入朝;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取代尉迟迥。六月,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,公开起兵反对杨坚。荥州刺史宇文胄据武牢以应尉迟迥,使杨素无法前行。
七月十日,杨坚调发关中兵,令韦孝宽为行军元帅,杨素与郕公梁士彦、乐安公元谐、化政公宇文忻、濮阳公宇文述、武乡公崔弘度、陇西公李询等皆为行军总管,率军讨伐尉迟迥。旋拜大将军,领河内兵攻打宇文胄,破斩之。迁徐州总管,进位柱国,封清河郡公,邑二千户。其弟杨岳也被封为临贞公。
北周大定元年(581年)二月,大丞相杨坚受禅登基,改元开皇,是为隋文帝,并加杨素上柱国。并参与了隋朝法律的修定。开皇四年(584 年),拜御史大夫。由于其妻郑氏是个悍妇,杨素一次与其吵架说了一句:“我若作天子,卿定不堪为皇后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结果被其妻告发,杨素因此获罪,并被免官。
此次经历,险些毁了杨素的前途。好在隋文帝一直准备灭亡陈朝,统一中国,杨素曾数次献伐陈之策,此次被免官后,杨素并没有闲著,再次献伐陈之策。开皇五年(585年)十月,杨素任信州总管,经略长江上游,并赐钱百万、锦千段、马二百匹而遣之。
开皇七年(587年),杨素、与尚书左仆射高颎、吴州总管贺若弼及光州刺史高劢、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争献平陈之策。杨素在永安,(巴东郡,今重庆市奉节县东) 建造“五牙”(上起楼五层,高百余尺;左右前后置六拍竿,并高五十尺,容战士八百人)、“黄龙”等战船,加强水师,作灭陈准备。并故意在江中漂下造船废料,以威慑陈人。
开皇八年(588年)三月,隋文帝下诏,列举陈后主罪行又送玺书暴其罪恶20条,并将诏书在江南散发30万份,以争取人心。十月,杨坚在寿春(今安徽寿县)设淮南行台省,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,主管灭陈之事。杨素与杨广、秦王杨俊并为行军元帅,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,右仆射王韶为司马,集中水陆军 51.8万,统由杨广节度,东至大海,西到巴、蜀,旌旗舟楫,横亘数千里。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8路攻陈,其中杨素指挥水军主力,出巴东郡,顺流东下,负责消灭长江及沿岸陈水陆军。十一月,杨坚至定城(今陕西华阴东)誓师,准备渡江的各路隋军进抵长江北岸,完成进攻准备。
十二月上旬,杨素按隋灭陈作战部署,首先率舟师自巴东郡东下三峡,在长江上游发起攻势作战。军至流头滩(又名虎头滩,今湖北宜昌西北),陈将戚昕率青龙战船百余艘、战士数千人坚守前方狼尾滩(今湖北宜昌西北长江中),以遏隋军。狼尾滩地势险峭,水流湍急,易守难攻,诸将皆患之。杨素认为:“胜负大计,在此一举。若昼日下船,彼则见我,滩流迅激,制不由人,则吾失其便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于是决定采用水陆协同,分进合击的方针,乘夜突袭,将其击败。杨素率黄龙战船数千艘,利用夜暗,令将士衔枚开进,实施正面突破;令开府仪同三司王长袭率步兵由长江南岸攻击戚昕别栅;令大将军刘仁恩率甲骑自江陵(今属湖北)西进,沿长江北岸进击陈军白沙(今宜昌东)要点。隋军水陆配合,于次日拂晓,一举击败戚听所部。戚听逃走,部属全部被俘。杨素对俘虏不杀不辱,慰劳后全部释放。秋毫不犯,陈人大悦。此战,杨素恰当选择进攻时机,以水军突袭与两岸步、骑兵协同攻击,速战速决,取得首战胜利,为灭陈战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实行优待俘虏政策,有利于争取更多的陈军将士。
杨素率水军继续顺江东下,一时“舟舻被江,旌甲曜日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杨素坐平乘大船,容貌雄伟,陈人望之惧曰:“清河公即江神也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陈荆州刺史陈慧纪派南康内史吕忠肃率军屯守歧亭(今长江西陵峡口),在两岸岩石上凿孔,系三条铁索横截江面,阻遏隋军战船。为固守峡口,吕忠肃将自己私产全部捐出充军,所以陈军斗志颇高,防御也很严密。开皇九年(589年)正月,杨素分兵一部与大将军刘仁恩军相配合,猛攻陈军岸上栅障营垒,吕忠肃率军据险抵抗,激战40余次,隋军伤亡惨重,死5000余人。陈军尽割死者之鼻以邀功求赏,激起隋军愤怒,拚死力战,多次获胜。所俘陈军将士,杨素则全部释放。在隋军猛烈攻击下,吕忠肃被迫放弃营栅,连夜逃走。杨素令士卒毁掉栏江铁索,继续沿江而下。
吕忠肃退据荆门之延洲(今湖北枝江附近长江中),依恃荆门山险要地形,再次阻遏隋军。杨素派善于驾舟的巴延士卒1000人,乘“五牙”战舰4艘,用舰上拍竿击碎陈战船10余艘,俘2000余人,再次大破吕忠肃军,吕忠肃只身逃走。驻守江南岸安蜀城(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)的陈信州刺史顾觉,也弃城逃走。屯守公安(今湖北公安西北)的陈慧纪见形势不利,烧掉储蓄,率军3万、战船千余艘,顺流东撤,企图入援建康(今南京市),被秦王杨俊军阻于汉口(今湖北汉水入长江之处)以西。巴陵以东,无敢守者。陈湘州刺史,岳阳王陈叔慎亦降于杨素。此战,杨素、刘仁恩以水军、步兵相配合,先击破陈军江岸据点,再以水军战船接舷战,大破敌军。隋大型战舰“五牙”及重型拍竿装备在作战中显示了威力。优俘政策对瓦解陈军、配合军事进攻,具有积极作用。至此,长江上游为隋军所控制,阻止了上游陈军的东援,保障了下游主力的渡江作战。
隋军在长江上游作战获胜后,杨素一面率主力沿江东下,与秦王杨俊会师于汉口(时下游隋军已攻占建康),一面派兵南下略地,扩大战果。二月初又派薛胄、刘仁恩率军进击湘州。隋军一举击败出城迎战的陈湘州助防遂兴侯陈正理和樊通军,薛胄等乘胜入城,俘陈叔慎。刘仁思军再破邬居业于横桥(今湖南常德),擒邬居业等。湘州等地的平定,为隋进军岭南准备了前进基地。
还军,杨素因战功卓著被进爵郢国公,邑三千户,真食长寿县千户。以其子杨玄感为仪同,杨玄奖为清河郡公。赐物万段,粟万石,加以金宝,又赐陈主妹及女妓十四人。杨素又上言:“里名胜母,曾子不入。逆人王谊,前封于郢,臣不愿与之同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于是改封越国公。六月,拜纳言;开皇十年(590 年)七月,转内史令。
江南自东晋以来,世家士族一直欺压寒门庶族。隋灭陈统一中国后,南方士族豪强因对隋实行的限制政策不满,便利用民间对隋欲移民关中流言的惊恐心理,乘机煽动叛乱。十年十一月,婺州(治今浙江金华)汪文进、越州(治今浙江绍兴)高智慧、苏州沈玄侩等均举兵反隋,自称天子,署置百官。蒋山(今南京钟山)李忮、乐安(今浙江仙居西)蔡道人、温州沈孝彻、泉州(治今福州)王国庆等,都自称大都督,起兵攻陷州县,反乱大抵遍及原陈属地。其规模大者数万人,小者数千人,互相呼应,残杀隋朝官吏。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,隋文帝遂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平叛。
杨素率军由杨子津(今江苏扬州南)渡江,首先击破叛军朱莫问(自称南徐州刺史)于京口(今江苏镇江)。继而击败晋陵(今江苏常州)顾世兴,顾世兴率其都督鲍迁等再战,杨素击破之,俘鲍迁以下3000余人。又进击无锡叶略,平之。时沈玄侩、沈杰等等正围攻苏州,刺史皇甫绩屡战不利,杨素军赶到将其击败,沈玄侩逃至南沙人陆孟孙处,杨素进击陆孟孙于松江,大破之,生擒陆孟孙、沈玄侩。黟、歙叛军沈雪、沈能据栅自守,又攻拔之。
高智慧(自称东扬州刺史)率部据守浙江(今钱塘江)东岸营垒,屯据要害,周围百余里,船舰千艘,遮盖江面,鼓噪而进。子总管来护儿建议:“吴人累锐,利在舟楫。必死之贼,难与争锋。公且严阵以待之,勿与接刃,请假奇兵数千,潜度江,掩破其壁,使退无所归,进不得战,此韩信破赵之策也”(《北史·来护儿列传》)。杨素纳其言,并命其率轻型战船数百艘,偷渡浙江,以奇兵突袭,并焚烧高智慧后方营垒,使其恐惧不安;杨素则乘机率军从正面突击,大败高智慧军。尔后,杨素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军2000人进攻婺州,自率主力由海道追击逃入海中的高智慧,直趋温州。高智慧来战,杨素将其击败,俘数千人。而后又平定蔡道人、汪文进。杨素在温州击败沈孝彻后,便由陆路转向天台、临海(今属浙江),继续追击反隋散兵,前后战斗达100多次。高智慧退守闽、越。
此时隋文帝考虑到隋军长时间征战,便诏令杨素入朝。同时加其子杨玄感为上开府,赐彩物三千段。而杨素则认为:“余贼未殄,恐为后患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,便上书请求暂缓返京,继续剿匪。隋文帝对杨素此举非常赞赏,便下诏说:“朕忧劳百姓,日旰忘食,一物失所,情深纳隍。江外狂狡,妄构妖逆,虽经殄除,民未安堵。犹有贼首凶魁,逃亡山洞,恐其聚结,重扰苍生。内史令、上柱国、越国公素,识达古今,经谋长远,比曾推毂,旧著威名,宜任以大兵,总为元帅,宣布朝风,振扬威武,擒剪叛亡,慰劳黎庶。军民事务,一以委之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杨素继续率军由会稽(今浙江绍兴)走海道向泉州追击。
时泉州人王国庆为南安豪族,杀刺史刘弘,据州为乱,各处逃亡的叛军皆附于他。王国庆自以为海路险阻,而隋军多为北方人,不习海战,遂不设防。杨素率水师从海道掩至,王国庆大惊,弃州逃跑,其众或入海岛,或守溪洞。于是杨素分遣诸将,水、陆分进追捕。并派人密劝王国庆:“尔之罪状,计不容诛。唯有斩送智慧,可以塞责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王国庆遂抓获高智慧,送交隋军,杨素将其斩首,余众全部投降,至此,江南全部平定。此战,杨素辞谢回朝休养诏令,坚持除恶务尽,连续追歼彻底平定江南之乱,对巩固隋朝统一,发展生产具有积极作用。隋文帝派左领军将军独孤陀迎至浚仪犒劳隋军,待回京后,问者日至。隋文帝再封杨玄奖为仪同,赐黄金四十斤,加银瓶,实以金钱,缣三千段,马二百匹,羊二千口,公田百顷,宅一区。
开皇十二年(592年)十二月,杨素代苏威为尚书右仆射,与尚书左仆射高颎同掌朝政。
杨素性疏而辩,朝臣之中,颇推高颎,敬牛弘,厚接薛道衡,蔑视苏威。其余的大臣民,多被其凌轹。其才艺风调,优于高颎,至于治理国家,则远不如高颎。
开皇十三年(593年)二月,隋文帝在岐州之北建仁寿宫,令杨素监造。杨素奏请莱州刺史宇文恺检校将作大匠,记室封德彝为土木监。杨素为巩固其政治利益,讨好隋文帝,遂“夷山堙谷以立宫殿,崇台累榭,宛转相属”。又“役使严急,丁夫多死,疲屯颠仆,推填坑坎,覆以土石,因而筑为平地。死者以万数”(《资治通鉴·卷第一百七十八》)。
开皇十五年(595年)三月,仁寿宫建成,隋文帝至仁寿宫。时值天热,“役夫死者相次于道,杨素悉焚除之”(《资治通鉴·卷第一百七十八》)。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。此前隋文帝先派高颎前去视察,高颎据实回报:“颇伤绮丽,大损人丁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,隋文帝心中不悦。待隋文帝至仁寿宫,见宫殿如此奢华,大怒道:“杨素殚民力为离宫,为吾结怨天下”(《资治通鉴·卷第一百七十八》)。杨素惶恐无比,担心受责备,一时束手无策,便向封德彝请教。封德彝为人邪辟,多阴谋,便对杨素说:“公勿忧,俟皇后至,必有恩诏。”杨素即于北门拜见独孤皇后说:“帝王法有离宫别馆,今天下太平,造此一宫,何足损费” 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!次日,隋文帝果召杨素问之,独孤皇后则在傍为杨素辨解:“公知吾夫妇老,无以自娱,盛饰此宫,岂非忠孝”(《资治通鉴·卷第一百七十八》)!结果杨素不但没有获罪,反而被赐钱百万,锦绢三千段。从此,杨素更得隋文帝的信任。而杨素则恃财凌物,对众人多有凌侮,唯独重赏了帮其大忙的封德彝。封德彝从此成为杨素的心腹,杨素常与其议论宰相职务,终日忘倦,还抚其床说:“封郎必当据吾此座”(《资治通鉴·卷第一百七十八》)。封德彝在杨素的推荐下,被隋文帝擢升为内史舍人。
自开皇初年起,隋采纳长孙晟之谋,一直对突厥施用离间计,使其内部长期混战不休。开皇十七年(597年),隋文帝允许都兰可汗之弟突利可汗娶隋安义公主为妻,并故意予以优厚礼遇,借以离间都兰可汗。都兰可汗果被激怒,乃断绝朝贡,多次骚扰隋边。
开皇十九年(599年,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记载为十八年,有误)二月,突利可汗奏报都兰可汗制造攻城器械,准备攻击大同城(在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东北)。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为元帅(实际未亲临前线),以杨素出灵州(治回乐,今宁夏灵武西南),尚书左仆射高颎出朔州(治善阳,今山西朔县),上柱国燕荣出幽州(治蓟县,今北京城西南),三路进击突厥。
都兰可汗得知隋军来攻,与达头可汗结盟,合兵掩击突利可汗。四月,杨素军在灵州以北地区与达头可汗部遭遇。在此之前,隋将在与突厥交战时,因担心突厥彪悍的骑兵来往冲杀,都采用战车、骑兵和步兵相互交叉配合的阵法,阵外四周遍设鹿角、蒺藜等物,骑兵留在最里面。杨素认为:“此乃自固之道,非取胜之方也” 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遂抛弃这种自我保守的落后阵法,改变战术,下令各军摆开骑兵阵势。达头可汗闻之大喜道:“此天赐我也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,并下马仰天而拜,即率l0余万精骑直扑隋军。上仪同三司周罗睺看到突厥求胜心切,阵形不整,乃请令率精骑迎击,杨素指挥大军随后继进,大败突厥,达头可汗带著重伤逃跑,其众死伤不可胜数,号哭而去。另一路隋军在高颎的率领下,也大破突厥,都兰可汗败逃,后被其部下所杀。隋军追过白道(内蒙呼和浩特西北),越过秦山(今内蒙大青山)700余里,然后还师。十月,隋册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,并令长孙晟率5万人在朔州西北筑大利城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)给启民可汗驻守,令其招抚突厥其它部落,为分化瓦解突厥,促进民族融合起了重要作用。杨素在此战中,敢于弃陈旧落后的车、骑、步互相卫护的保守阵法,大胆使用骑兵突击,取得大胜,再一次显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。战后,隋文帝下诏褒奖,赐杨素缣二万匹,及万钉宝带。加其子杨玄感位大将军,杨玄奖、杨玄纵、杨积善皆为上仪同。
杨素“多权略,乘机赴敌,应变无方”(《隋书·杨素列传》)。同时治军严整,其部如有违犯军令者,立斩不赦,而绝不宽容。每次作战前都寻找士兵的过失,然后杀之。每次多者百余人,少也不下十几人。由于杀人过多,以至“流血盈前”,而杨素却言笑自若。两军对阵时,杨素先令一二百人前去迎敌,若取胜也就罢了,如不胜而败逃者,无论多少,全部斩首。然后再令二三百人迎敌,不胜则照杀不误。所以杨素的部下对他极其敬畏,作战时皆抱必死之心,所以战无不胜,称为名将。杨素当时正受宠幸,隋文帝对他言听计从,所以杨素征战的将士,都微功必录。而其他的将令虽有大功,但都被文官谴却。所以杨素虽严厉凶狠,但由于他能够恩威并施,所以将士皆愿随其征战。
开皇二十年(600年)四月,步迦可汗率兵进犯隋边。隋文帝命杨素隋晋王杨广出灵州(治回乐,今宁夏灵武西南),同时又令汉王杨谅、柱国史万岁出朔州(治善阳,今山西朔县),合击步迦可汗。杨广为培植自己的势力,亲自与杨素结交,杨素也知杨广有夺位之心,遂投其门下。
后文帝废太子勇,立次子广为太子,杨素参与其事。四年七月,文帝病逝,隋炀帝杨广即位。八月,并州总管汉王谅举兵反,炀帝以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,讨平汉王谅。大业元年(605年),杨素为尚书令,与宇文恺等奉诏营建东部。次年又进位司徒,改封楚公,同年病死。杨素贪财货,营求产业,邸店田宅以千百数,东西京居宅侈丽,家僮数千,姬妾众多。杨素工草隶书,善属文,有集十卷,今不存。子杨玄感,大业中反隋,兵败被杀。